随着城市现代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夜间小区停车需求高峰期间供需矛盾日显严重。鉴于此,民革聊城市委提交了《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以期能给这一老大难问题“开一剂良方”。
◎分析
老旧小区停车难有历史原因
民革聊城市委在调研后发现,当前老旧小区集中的中心城区在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较多,原先的小区规划从总体上讲对机动车停车问题考虑不够,停车位严重不足。一是停车位配建标准不足。由于历史原因,中心城区很大一部分老旧小区本身未配建停车场,即使是房龄较短的小区,配建的停车位也远未达到供需平衡的要求。二是公共停车位稀缺。由于中心城区原先设计格局上的限制,配套的公共停车资源非常缺乏,即使后来临时规划开辟的停车场所,也有分布不均匀、停车位供给不足等缺陷。
综合协调难度较大,停车资源利用不足。一是停车资源未充分利用。目前老旧小区现有停车位多为后期改造设置,由于小区自身内部管理上的不完善,还存在着停车设施的闲置,小区内部自有车位尚没有达到充分合理利用等情况。二是综合利用协调难度较大。停车资源错时利用、闲置用地开辟为临时停车场等工作缺乏政策保障,在牵头主体上也并不明确。当前,主要还是由公安交通部门进行协调,难度较大且效果十分有限。
小区停车矛盾突出,道路停车配套有限。以城区的鼎舜花园小区为例,突出的小区停车供需矛盾,使得周边镜明路的乱停车状况日渐加剧,从而造成道路交通阻塞、车争人道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建议一
引进智能立体式停车库系统
民革聊城市委在提案中建议,在小区内部合理改造现有绿化及景观,在尽量不影响绿化覆盖等情况下,通过采用草地式车位、绿化车位等方式增加停车位的供应量。通过改变车位的设置方式,如改变原有的竖列式车位为斜向式车位设置,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泊位供给数量,在现有停车空间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停车位的设置。引进安装智能立体停车库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提高小区土地空间的利用率。
目前许多小区对于内部车辆停放的管理还较为粗放,因而出现了小区内部整体车位供给不足,但还有较多车位空置的怪相。建议改变现有的小区内部车位管理模式,通过精细灵活的措施来做好小区内部停车管理工作。例如小区内要采用固定加临时的车位管理模式,特别是单户拥有2辆车及以上的,不应该都给予固定式的车位。同时,应鼓励拥有2辆车以上的居民采用自家车辆在单一停车位上前后停放,这样既能在不增加停车位的情况下增加车辆的停放,同时也不会产生陌生车辆前后堵车的状况。
提高小区车辆的信息采集和登记,保证物业管理部门对小区内部车辆信息的掌控,便于物业对小区内部停放车辆的灵活管理,提高小区车位的使用率,尽量避免小区内车位的空置,尽可能多地消化小区自身停车供需矛盾。
优化小区内部通行方式,尽可能在保证小区主通道通行条件的前提下,多采用区域性单行道通行方式。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留出空间设置停车位,保证小区道路有序流畅地通行。
小区停车需求与社会停车需求往往在时间段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社会停车需求的高峰期大都在白天,而小区停车需求的高峰期则往往在夜间,这就给协调周边单位开放社会停车场供小区业主停放提供了可能。虽然在此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停放、内部设施的折旧和车辆管理等多种因素会给场所拥有单位带来一定的成本投入,但是可以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与周边单位共享停车资源,这样也给相关单位带来一定的停车收益。
◎建议二
合理开发老旧小区周边道路
民革聊城市委在提案中说,道路停车位以其便利的使用性,长期以来得到广大车主的青睐,但由于路面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该类车位在设置过程中必须特别慎重。同时,务必充分兼顾其他车辆及行人的通行畅通与安全,尽可能地降低其设置后对其他交通方式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对老旧小区周边道路网络条件、交通组织和交通流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利用支路、背街小巷、建筑物间空当施划夜间临时停车泊位;对夜间交通流量较小的次干道的慢车道施划限时停车位供居民停放,缓解一部分供需矛盾。
老式小区周边的道路多数属于机非混合道路,原本通行路幅有限,在设置了道路停车位后,基本只能保持正常的道路交通需要。如果再出现车辆在停车位外违法停放,乃至于单侧设置停车位后存在另一侧车辆违法停放的,都将对道路的通行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对于小区周边道路设置停车位的区域需要加强日常管理,采取集中整治和加强日常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比较突出的区域重点进行查处和打击,形成严管氛围,促进车辆规范停放。另一方面,在管理中要结合日常工作情况的汇总整理,对于长期占用道路停车位的车辆,特别是明显处于停驶状态的“僵尸车”等情况,要及时进行管理整治,避免车主将公共资源作为私家车位使用,使道路车位的使用率更大化,切实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矛盾。